小黑蚊已經攻陷全省了,


2013.06.11到台中去聽了林春福老師的解說,希望多了解一些,對鄉下環境衛生束手無措的問題,找尋一些解決辦法。


結論是,這是環境生態問題,只能運用小黑蚊的習性來降低減少族群,目前還沒有有效的一勞永逸方案。


這個小東西飛不遠飛不高,不帶傳染病,被咬,有人過敏有人沒感覺,目前尚未發現天敵,也沒有微生物防治法。


自己在辦公區做過的


噴藥用熱煙霧機下很重的環境用藥,蟑螂螞蟻蜘蛛蚊子都死光,連人都薰暈了,小黑蚊一樣來,反而覺得更多,好像是天敵被殺死了。


夏天關窗戶開冷氣,可以無憂的一整天,小黑蚊進不來。


鏟除花台與檔土牆青苔,族群數量減低很多,效果最好。


鏟除方法用手鏟,用鋼刷來刷,用高壓水柱沖,效果良好。


 


 


 


摘錄小黑蚊防治推廣中心


 


小黑蚊個體細小( 1.4m m),生活史包含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是全變態昆蟲。雌成蟲在吸血後34天後,會產卵於住家或建築物附近陰暗潮濕生長有青苔或藍綠藻之土壤上,產卵量平均約20-80顆。卵約經過三天後孵化,幼蟲以藍綠藻為主食,歷經二到三週之發育生長後轉為蛹。蛹再經過三到五天之發育後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約二到六週(1)。成蟲需要吸食血液才能繁殖後代,但只有雌成蟲才會吸血,而雄成蟲則以植物汁液為食(李學進,1993)。若於實驗室環境中,則可以使用藍綠藻飼育小黑蚊,其生活史約12-15天,其中卵期約2-3天,幼蟲期約7-9天,蛹期約2-5(Yeh and Chuang, 1996)


 


 


 


 












 



 



 



小黑蚊綜合防治技術


     


     積極阻斷小黑蚊不同發育階段的「綜合防治技術」為目前可有效降低小黑蚊密度方法之一(侯豐男和李學進,1994 ; 林春福,2008)。綜合防治技術包含了主要的三種面向:


 


(1) 進行個人防護,阻斷雌成蟲血源。


由於雌成蟲須叮吸人血才可產卵,適時進行個人防護不但可阻斷血源,還可避免小黑蚊叮刺後所誘發之過敏反應,為一種防治小黑蚊之積極且重要作為。在實務上可鼓勵於小黑蚊發生區提供適時的宣導看板,告知小黑蚊防護基本方法。鼓勵於戶外活動之民眾穿著長袖衣服、長褲,減少小黑蚊叮刺的機會,或塗抹有效的忌避劑(含DEET之防蚊液)避免小黑蚊為害身體的裸露部位(李憲明,2008)。而在小黑蚊危害地區的居家、學校、工廠等室內環境可裝置細網目的紗門、紗窗或含除蟲菊精之紗網等,以達阻隔觸殺成蟲之目的。


 


(2) 改善幼蟲棲地,阻斷幼蟲食物。


小黑蚊幼蟲以著生於土表之藍綠藻為食,因此清除藍綠藻孳生源為長期降低小黑蚊密度之首要方法。在實務面上,先仔細尋找環境中小黑蚊幼蟲之棲地藍綠藻孳生源,一般大多存在於明暗交替且潮濕的地方,如屋簷下、水溝邊緣、庭院牆腳長、 居家附近的菜園,或竹園、茶園、檳榔園等農耕地中。在幼蟲棲地的改善中,利用翻土或刮除等行為可讓土表保持乾燥並可移除潮濕處的青苔及腐植質。並在移除藍綠藻完成之地表進行密生草種之全面覆蓋性種植,或在地面加舖碎石、小木塊等足以降低藍綠藻孳生的作為,使幼蟲喪失棲地。以上作為皆可達長期降低小黑蚊密度之效果。小黑蚊幼蟲棲地環境整頓是防治小黑蚊的基本工作,然而孳生源範圍廣泛,尚有賴民眾配合,在實務工作上若無法徹底執行此項,將難收成效。


 


(3)化學防治撲殺成蟲,快速降低族群密度。


在小黑蚊危害的高密度區,使用合格的環境衛生用藥可快速降低成蟲密度,且對環境的衝擊最小。實務方面,建立小黑蚊預警系統,在小黑蚊密度極速攀昇的前期或已達嚴重危害時期,同時針對成蟲與幼蟲進行化學防治,並以療程概念(每週進行1次成蟲、幼蟲防治,連續進行3)進行防治作為。在成蟲防治方面,對小黑蚊活動場所如大範圍的幼蟲棲地結合人類活動頻繁處利用熱煙霧法進行空間噴灑有機磷劑、合成除蟲菊類藥劑等。在幼蟲防治方面,則對陰暗潮濕長有青苔或藍綠藻的幼蟲孳生地土壤表層以高壓動力噴霧器噴灑殺蟲劑,如陶斯松、撲滅松、亞特松,或昆蟲生長調節劑等。



 


 







台灣鋏蠓雌蟲吸血與產卵習性



 







臺灣鋏蠓雌蟲的吸血活動均在白天進行,通常自早上七、八點起即開始吸血活動,吸血活動隨時間增加呈逐漸上升趨勢,並以中午十一點至下午三、四點為吸血高峰,然後下降至黃昏時停止,天黑後就完全不會再有吸血活動。台灣鋏蠓雌蟲不具主動的寄主搜尋行為,平時隱匿於棲地,當感應到人的氣味時才會起飛前往吸血,這也就是為什麼走動時不易被小黑蚊叮咬,而往往是停下休息或聊天時才會被叮咬的緣故;當然在戶外餐飲、或是下棋、泡茶等靜止活動時也最容易被叮咬。


由於小黑蚊成蟲具有這樣的飛行習性,所以其活動範圍往往侷限於棲地數 十公尺 範圍內,這也就是何以小黑蚊在社區經常呈現局部性分佈的原因。此外,小黑蚊蟲體小、習性低飛,飛行高度通常在 一公尺 以下,所以小腿、腳、手背、手肘等為其主要叮咬部位。也由於小黑蚊低飛的緣故,所以小黑蚊危害都在一樓,二樓以上不會有小黑蚊的危害。


以場所而言,最容易被小黑蚊叮咬的地方通常是大樹下、走廊、涼亭、庭院、廟口、雜貨店口、騎樓下、等民眾經常駐足停留的地方。此外,位於戶外的餐飲區、咖啡區、泡茶區、下棋區、聊天區等,也是容易被小黑蚊叮咬的場所。


吸飽血的雌蟲會隱匿於棲地附近,約經2-3天卵成熟期後即可開始產卵。試驗證實雌蟲會將卵產在有亮光、潮濕、且有幼蟲食物的地方,通常就是環境中滋生有青苔的場所。



 


 







台灣鋏蠓的生活史



 







台灣鋏蠓為完全變態昆蟲,生活史中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完成一個生活史約時20-30天。雄蟲不吸血,羽化後只吸露水或花蜜,通常群舞交配後死亡。雌成蟲嗜吸人血,於吸血後懷卵3-4天即可產卵,卵產於潮濕之土表,雌蟲平均產卵約40粒,最多可產約80粒卵,卵期約為2 - 3天。幼蟲陸生,共四個齡期,以藍綠藻或綠藻等藻類為主要食物,幼蟲期約9-12天。影響幼蟲發育的環境因子有食物種類、溫度、降雨、溼度、幼蟲密度等,其中以溫度影響最大。


報告指出在低溫環境,幼蟲發育期可延長至100天以上,試驗亦指出其幼蟲在35 以上及10 以下環境無法存活。成長的老熟幼蟲會爬行到較乾燥的地方化蛹,如飼育容器壁、土表、牆角、偶而會在草莖部化蛹等,蛹期約3-5日。值得一提的是,成蟲羽化時需要很高的相對濕度,在相對濕度75%的環境中,其羽化率僅約3-4成,因此,保持環境乾燥有助降低台灣鋏蠓成蟲羽化率。記錄指出羽化後之雌蟲壽命可達42天。



蜻蜓不是小黑蚊的天敵。蜻蜓與小黑蚊活動時間不盡相同,故有蜻蜓多即無小黑蚊之說法,但實為民眾之誤解。


 


目前尚未發現小黑蚊天敵,因此沒有有效的生物防治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農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